郑重声明
本博客所有文章均为范志红原创。作者志愿促进大众健康,但恳求您能给予原创科普文字起码的尊重和保护——非商业用网上转载请注明作者实名,并附上本博客链接。媒体刊载或商业应用请与我联系media/AT/fanzhihong/DOT/net或留言。谢谢您的理解和帮助!诚恳请求
本博欢迎科学探讨,接受不同意见,但请勿用粗话和非理性词语攻击他人,也不要进行任何涉及政治问题的讨论。提问请到留言板,否则可能因为难以查找得不到答复。订阅
标签云
-
近期文章
近期评论
- desserts发表在《文章列表》
- Linksysdxx发表在《欢迎大家在新的平台上关注我》
- What « Abraham Lincoln发表在《低脂又美味的绿叶菜吃法》
- 今天吃什么 « Abraham Lincoln发表在《绿叶蔬菜的12个健康好处》
- 需要吃的 « Abraham Lincoln发表在《梅西食谱点评:营养铸就体能》
文章分类
友情链接
营养师顾中一博客——传播实用营养与健康专业知识的营养师博客文章归档
标签归档:夏季
为什么吃西瓜会让人发胖
大暑时节,真正的酷暑来临,人们都觉到闷热难耐,汗流浃背。很多人在此时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,除了大量冷饮和西瓜,其他食物的数量都有所减少。然而,由于营养不足,特别是B族维生素严重不足,钠摄入量也不够,人们会感到疲乏无力,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所下降,让夏季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。此时,要特别注意吃一些淀粉类主食和奶类、豆浆、蛋类,加一点有咸味的菜,能有效地补充身体所缺乏的蛋白质、B族维生素和钠,从而改善体能。觉得身体沉重脘腹胀满精神烦闷的人,不妨再吃一点藿香正气之类解暑除湿的药物作为辅助。
不过,大部分人还是照常享用三餐,只是在此基础上再加半只冰镇西瓜。都说西瓜是“天然白虎汤”,解暑效果相当好。只是,在吃得爽口之时,也有另外一个麻烦——好几个朋友都很郁闷地说,夏天不仅没瘦,还长胖了!
究其变胖的原因,其实只有一个:每天吃西瓜吃多了。都说西瓜是减肥食品,脂肪极低,能量很少,为什么却产生了增肥的效果呢?这里面,其实有3个道理。
1 西瓜真的是一种减肥食品?
其实不尽然。西瓜虽然脂肪含量极低,却有糖分。甜西瓜的糖分含量大约在6-8,按7%计算,500克西瓜肉含糖35克,而半个西瓜的瓜肉超过1500克,糖分高达105克以上,相当于吃了堆起来一碗米饭。每天多吃一碗米饭,怎能不让人发胖呢?
其实这事情不能怪西瓜本身,主要是因为夏天人们吃得太多了。如果按1个苹果那样的量来吃西瓜,是不容易产生明显增肥效果的。——啤酒也是完全同样的道理,按100克计算,啤酒好像能量比较低,但2瓶啤酒(1500克)的能量就相当于一袋切片吐司面包了(120克)。
教训:低能量食品也不能无限量地吃,积少就会成多啊。
2 吃西瓜为什么不觉得饱?
但是,这里就不能避免一个问题了:为什么多吃一碗饭觉得饱得不行,多吃西瓜就很少会觉得饱呢?即便吃饱了饭,吃起西瓜来还是兴致勃勃,一吃就是好多块。难道西瓜里有什么秘密因子能诱发人们的食欲?
要说欺骗食欲的因子是有,但并不是什么秘密。西瓜和苹果不同,它的甜味主要来自于果糖。怎么能知道是果糖的甜味呢?很简单。果糖甜味清凉爽口,而且有喜凉的特性。也就是说,温度越低,果糖的甜度就越大,这是它被各种清凉饮料所钟爱的主要原因。研究早就发现,果糖虽然不会明显地升高血糖,却也绕开了食欲控制的机制。换句话说,喝葡萄糖水和白糖水会让人饱,喝含果糖的饮料就不觉得饱。西瓜既然是含大量果糖,它也有让人不觉得饱这种特性。所以,人们吃西瓜的时候难以控制食量,就像喝大瓶可乐时很难停住一样。
教训:爽口的甜味也是有代价的,无论是西瓜还是清凉饮料。
3 吃西瓜不肥的方法是什么?
西瓜正常情况下每天吃两三块就好,并不需要一次吃好几公斤。这时候,它起到的是水果的作用。每天的膳食当中,各种食物都有自己的份额,比如粮食大致有半斤到八两,鱼肉类1-2两,蔬菜一斤左右,水果半斤多……
如果实在希望多吃西瓜,就要占用其他类别食物的份额。比如说,因为西瓜会带来糖,而糖和淀粉在体内的代谢是相似的,所以需要减少一些主食来弥补。不过,西瓜所含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比主食少,所以还需要再加点奶、蛋或鱼肉作为弥补。这样,就可以保持营养平衡不变的状态。
另一个方案,就是增加运动,把多吃的一碗糖消耗掉。因为夏天酷热难耐,人们往往缺乏室外出汗运动的体能,或者因为担心运动出汗过多造成中暑。所以,在气温高达35℃的情况下,并不提倡人们出门长时间运动,除非是在早晚比较凉爽的时候,或者对自己的体能很有自信。
假如不选择运动这条路的话,那就还是要避免在餐后吃太多水果,因为这样做只会增肥。这种增肥绝对不是增加肌肉,上身的都是彻头彻尾的肥肉。
教训:每一类食物都有自己的份额,没有什么食品可以额外多吃。
我的相关日志:
2010-07-06 | 维生素饮料怎么选
2009-07-04 | “三伏节”你吃得对不对
2009-06-28 | 酷暑时节的营养汤羹
2008-05-25 | 绿豆的好处在豆皮
2007-06-25 | 夏天选择什么饮料更健康?
2006-06-28 | 高温时节的饮食建议
2005-08-27 | 从苦味奶谈夏季饮奶注意
2009-07-14 | 清凉饮料会让你变笨吗?
维生素饮料怎么选
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异常热情,居然一再创下40℃以上的温度记录。唯一的庆幸,就是空气湿度较低,汗水蒸发较快。因此,在树荫下能够感觉到,出汗的皮肤表面是凉的,这是因为汗液的蒸发带走了热量。在35℃以上的环境温度中,人主要依赖汗液的蒸发来调节体温。
既然天热的时候出汗多,大家也特别爱喝饮料。前几天说到维生素C的话题,就有人问到:现在市面上有不少饮料里面都加了维生素,这些饮料该怎么挑选呢?它们真的对补充维生素能起到很大作用吗?
的确,天气酷热的时候,人们需要格外注意补充维生素,仅仅喝白水还不够。因为汗液不是白水,其中内容丰富,从少量的蛋白质、氨基酸,到钠、钾、钙、镁,再到各种水溶性维生素,都能在汗液中找到。身体蒸发汗液,使血液集中于体表,对于一些本来身体虚弱的人来说,胃肠消化液分泌减少,会导致食欲不振和消化功能下降。缺乏钾会让人对暑热的抵抗力下降,缺乏B族维生素会让人们的食欲更加下降。越热越不想吃,越不想吃越不扛热,成为一个恶性循环。
在这种时候,喝什么就显得更加重要。如果饮料中能帮助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,显然是件好事。如果在家里自制各种健康饮料、茶水和豆汤,自然是最为理想。不过,在外行走的时候,很多时候就只能依靠市售饮品了。那么,维生素饮料能帮上忙么?
首先是维生素品种的问题。只含有一种维生素,不如同时含有多种维生素好。人们吃西瓜、吃水果就可以补充不少维生素C,但B族维生素大多难以从水果当中补充。它们主要来自于粮食、豆类、薯类和动物性食品。所以说,在高温季节,各种B族维生素要比维生素C更容易发生缺乏。
其次是维生素数量的问题。如果价格相同,维生素的含量高一些,补充的效果也会大一些。如果一种饮料宣称能够补充某种营养素,也就是说它富含某种营养素,那么它至少应当能够供应这种维生素的30%的日需要量。比如说,如果是供应维生素C,那么一瓶当中的含量应当超过30毫克。
怎么来计算这个数值呢?如果包装上没有写明营养素的添加量,几乎可以不考虑它的营养作用,谁知道其中能有多少呢?没有数量就没有人对它负责。如果包装上有“营养成分表”,那么要看一看是说100毫升中的含量,还是1瓶中的含量。然后看它1瓶中有多少毫升。
比如说,如果某产品标签上写明,100毫升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20毫克,占NRV(营养素参考值)的20%,而这瓶饮料的总量是500毫升,那么1瓶中所提供的维生素C总量就是100毫克,为NRV的100%。如此,这瓶饮料对于供应维生素C还是比较有帮助的。
此外,还要考虑到维生素稳定性的问题。各种饮料都是透明瓶子包装,而包括维生素C、维生素B2、维生素B6在内的多种维生素都是比较怕光的。所以,储藏时间越长,含量就越低。更糟糕的是,维生素的一些降解产物可能有一定毒性。所以,如果瓶子能够降低透明性,或者放在棕色瓶、蓝色瓶、红色瓶中,维生素的损失就会小一点。
然后是综合营养价值的问题。喝到维生素的同时,也可能喝到太多的糖分,太多的磷,太多的色素香精添加剂之类,那么这样的产品也就不值得多饮了。例如,有的产品口感相当甜,糖含量高达8-10%,那么,喝500毫升的饮料,也就同时得到了40-50克糖。如果一天喝3瓶,就相当于吃一碗半米饭的能量,促进发胖的危险不容忽视!
然而,人们通常不会认为喝饮料和吃米饭一样能当饱,而这些以高果葡糖浆为甜味来源的饮料本身,也不会给人带来明显饱感。很多人往往会奇怪“为什么我喝凉水也长胖”,其实这是因为那本来就不是普通的凉水,而是冰镇过、并带着维生素、果味之类幌子的糖水!
最后是性价比的问题。这就要好好看看标签上的原料、维生素含量、重量和价格等多个指标了。比较一下各种饮料,看看谁提供的维生素品种多,总量高,包装比较令人放心,含糖量较低,然后再参考价格,算出每100毫升的价格,就能心中有数。
看了以上几点,大家应当明白怎么挑选维生素饮料了吧……
我的相关日志:
2010-06-26 | 夏季出游的饮食叮咛
2009-07-30 | 喝什么让你增加肾结石的危险?
2009-07-24 | 甜味剂后面的苦涩事实
2009-07-14 | 清凉饮料会让你变笨吗?
2009-05-05 | VC饮料是否比水果更好:令你惊讶的食物营养真相(7)
2008-07-15 | 夏日美味果菜汁组合
2008-06-29 | 如果知道它们的热量,还想点吗?
2008-05-25 | 绿豆的好处在豆皮
2009-07-04 | “三伏节”你吃得对不对
2009-06-28 | 酷暑时节的营养汤羹
2007-06-25 | 夏天选择什么饮料更健康?
2006-06-28 | 高温时节的饮食建议